明朝宣德年间洛阳伊王府秘闻录配资家论坛
公元1426年五月,洛阳城里发生了一件趣事。年仅13岁的第二代伊王朱颙炔正为婚事犯愁——堂堂亲王府邸,竟连像样的宫女都凑不齐。这位小王爷大着胆子给皇帝堂侄朱瞻基上书,请求从宫中调派四十八名宫女。谁料宣宗皇帝只批了十个名额,还特意叮嘱从护卫军家属中挑选,美其名曰避免扰民。 这位少年王爷不知道的是,他的皇帝侄儿在对待藩王问题上向来看人下菜碟。对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,宣宗时刻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;但对朱颙炔这样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,皇帝连敷衍都懒得用心。毕竟两人虽差着辈分,实际年龄却相差14岁,在宣宗眼里,这位小叔叔根本不值得浪费宝贵的监视资源。 说起伊王府的来历,还要追溯到洪武年间。首代伊王朱?是朱元璋第二十五子,这位王爷在洛阳可谓臭名昭著。史书记载他最爱骑着高头大马在郊外打猎,只不过他瞄准的猎物竟是躲闪不及的百姓。更荒唐的是,这位王爷沉湎酒色,最终在27岁就掏空了身子。礼部本想以纵欲败度的罪名削其王爵,但明成祖朱棣念及其幼子尚在襁褓,最终保留爵位却赐了个厉的恶谥——在谥法中,这可是杀戮无辜的意思。 有趣的是,后世官员查档时发现,朱棣竟为这个不成器的弟弟辍朝十日。要知道亲王去世通常只辍朝三日,不知这位永乐大帝是不是借机给自己放了个长假。 小伊王朱颙炔的成长经历颇为坎坷。生父早逝,靠着嫡母刘氏和生母丁氏含辛茹苦,领着微薄的三百石岁禄将他拉扯大。转机出现在永乐二十二年,新即位的仁宗朱高炽大封宗室,12岁的朱颙炔不仅顺利袭爵,岁禄也暴涨到两千石。 初掌王府时,这位少年王爷倒是表现可圈可点。他主动请求用护卫军士为父亲修建享堂,获得了宣宗嘉许。但权力就像美酒,尝过滋味就再难保持清醒。当河南都司把修享堂的军士调回屯田时,朱颙炔立即向皇帝告状。正忙着收拾汉王、晋王的宣宗,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,把地方官员训斥了一顿。 得到皇帝撑腰的伊王越发肆无忌惮。王府上下沆瀣一气,连千户都敢收钱放跑强盗。直到铁面知府李骥到任,这场闹剧才出现转机。这位硬骨头官员把作恶的王府属官抓了个遍,结果在冬至朝贺时,竟被朱颙炔以迟到为名,戴着刑具在仪卫司大牢里关了一夜。 令人玩味的是,宣宗虽然斥责了伊王,却把责任全推给下属。这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处理方式,让朱颙炔更加有恃无恐。后来连路过的监察御史赵本,都因行礼不恭被投入大牢。纵观伊王府的兴衰配资家论坛,有个对比格外鲜明:同样出身问题家庭的鲁王朱肇煇为何能成为贤王?或许答案就在成长环境——鲁王目睹了太多政治风波,而伊王却在宣宗的纵容中迷失。当朝廷的底线变成不造反就行,这位洛阳王爷自然选择了最舒服的活法:既然装贤王没好处,那还不如随心所欲来得痛快。这种畸形的君臣关系,恰似一面镜子,映照出明朝藩王制度的深层矛盾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