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高气爽的九月,江门开平市水口镇某厂房里,机器运作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配资家论坛,银色金属零件在传送带上有序流转。
一个月前,一场特别的“诊断式”调解被搬进了这里,某五金机械公司与某工业技术公司的“设备之争”迅速画上圆满句号。
时间回溯到2023年8月,两家公司签订《购销合同》,约定由工业公司以60余万元总价向五金公司购买多台工业设备以及配套使用系统。货物交付后,工业公司支付了部分货款,但仍剩余20余万元迟迟未结,五金公司多次催收无果,诉至开平法院。
水口法庭法官黄安民接手案件后,依法开展审理。然而庭审正式开始前,工业公司的一个举动令局势陡然生变。
“工业公司收货后不及时付清货款已构成违约!”“我们不是不付款!当时购买的设备当中有三台及一套使用系统存在质量问题,多次协商解决均无果。我们现在要求反诉,退回有问题的设备!”庭前会议上,工业公司提交的反诉状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,双方激烈的言辞、纷繁的证据、互不让步的态度,让现场一度剑拔弩张。
黄安民敏锐地意识到,本案的症结在于涉案机器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约定。在一番耐心细致的沟通中,他进一步摸清了设备的使用现状和双方的诉求,一方坚称设备符合约定要求支付剩余货款,一方坚持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退款。
水口镇是经济活跃强镇,类似买卖合同纠纷常有发生,且多因货物质量问题引起。若按常规程序启动司法鉴定,耗时长、鉴定费用高,无疑将给双方企业带来沉重诉累。
“企业要的是高效化解,而不是程序空转。”黄安民如是思考。为此,他多次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,耐心听取诉求,缓和对立情绪,并提议双方都引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验。“我们不妨一起去厂房实地查看,让技术人员当场检测,用事实说话,既省去鉴定时间,也避免大家耗费更多心力。”
次日,黄安民协同双方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一同前往工业公司的厂房,对涉案机器设备进行现场“诊断”。打开控制柜、启动设备、查验运行状况,技术人员就设备的生产使用情况、故障成因逐一分析判断。
在认真听取技术人员的意见、掌握关键事实后,黄安民再次组织双方调解。
“部分设备确实存在运行不稳定的情况,但整体系统仍具备使用价值,并非完全不符合合同约定。既然事实清晰、责任可辨,我建议务实处理——工业公司退回故障设备,双方的纠纷就此结清。彼此各退一步,早日回归正常经营,岂不是对大家都更有利?”
见双方神情有所缓和、态度明显松动,黄安民趁热打铁,继续结合实际分析利弊。一边,对五金公司说道:“退回故障设备能减少后续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更多纠纷,也能保住你们企业在行业内的口碑。”
另一边,耐心劝解工业公司,“这样一来,不用再为货款争议耗费精力,及时更换设备还能不耽误生产进度。”
在黄安民入情入理的、切中实际的劝导下,双方开始理性考虑解决方案。经过协商,最终五金公司同意工业公司退回故障设备,双方当场达成调解方案。至此,从当庭反诉到握手言和,过去了仅仅六天。
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近年来,水口法庭在审理涉企案件过程中,始终秉持依法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原则,兼顾公正与效率,着力实质化解纠纷,努力为辖区打造更稳定、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,今年1-8月,共受理涉企案件512件,其中106件通过调解、和解方式高效化解,案件审理周期同比缩短14天。
来源:南方+ 开平法院
审核:黄慧辰
编校:余淑娴
采写:李晴琳 杨淑雯
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